三江源地区一百种珍稀动植物
来源: 时间:2020-05-11


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名录介绍


序号

保护级别
  
  
1
藏羚羊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中国拉达克地区。

2 藏原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原羚(学名:Procapra picticaudata):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仅雄性具角,角细而略侧扁。耳朵狭而尖小。四肢纤细,蹄窄;被毛浓而硬直,脸、颈和体背部呈土褐色或灰褐色,臀部具一嵌黄棕色边缘的白斑,其背部暗棕色,腹面、四肢内侧及尾下部白色。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青藏高原特有种,有“西藏黄羊”之称。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3 普氏原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而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国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围,以及天峻县和共和县。

4 藏野驴(指西藏野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它们外形似,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该物种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一种大型草食动物。

5 藏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08年评估
藏狐(学名:Vulpes ferrilata)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之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长度不及体长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灰。尾末端近乎白色。头骨之吻部十分狭长,吻部中央部位之侧缘稍向内凹入,第二前臼齿处之吻宽约为腭长之1/4。犬齿甚长,上犬齿之高约等于第四前臼齿加第一臼齿长度之总和。分布于高原地带。喜独居。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鸟类和水果为食。

6 赤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赤狐(学名:Vulpes vulpes):共有47亚种。成体长62 - 72厘米,肩高40厘米,尾长20-40厘 ,体重5-7千克。毛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红色,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雄性略大。赤狐听觉嗅觉发达,性狡猾,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在夜晚捕食。主要以旱獭及鼠类为食,也吃野禽、蛙、鱼、昆虫等,还吃各种野果和农作物。





7 石貂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石貂(学名:Martes foina),是食肉目、鼬科、貂属的一种中小型哺乳动物,在它的近亲中个体相对较小,通常体长在50厘米以下,棕褐色毛带有白色的大喉斑,尾长约等于头体长之半,寿命最高可达18年。石貂主要栖息在亚欧大陆,捕食小型啮齿类动物,因其毛皮价值珍贵,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长期遭受猎捕,数量持续下降,已经很难在野外见到。

8 香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香鼬(学名:Mustela altaica),是鼬科、鼬属的动物。香鼬体形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夏季背毛棕褐色、腹部白色,冬季背腹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香鼬多单个活动,白天或夜间均活动,穴居,性情机警,行动迅速、敏捷, 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每年3-4月发情,每胎产6-8仔,通常栖息在森林、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及草甸,分布于亚种部分地区。

9 艾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又称作艾虎、地狗,是鼬科鼬属的小型毛皮动物,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吻部钝,颈稍粗,足短。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略为拱曲形。尾毛稍蓬松。体侧淡棕色。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艾鼬是鼠类的天敌,在控制农、林、牧业的鼠害方面有很大益处。

10 黄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 ver 3.1——无危(LC)。
黄鼬(学名:Mustela sibirica):是哺乳纲、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动物。俗名黄鼠狼。体长28-40厘米,尾长12-25厘米,体重210-1200克。雌性小于雄性1/2-1/3。头骨为狭长形,顶部较平。体形中等,身体细长。头细,颈较长。耳壳短而宽,稍突出于毛丛。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散开。四肢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锐,趾间有很小的皮膜。肛门腺发达。雄兽的阴茎骨基部膨大成结节状,端部呈钩状。周身皮毛棕黄或橙黄色。

11 棕熊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熊(学名:Ursus arctos):是哺乳纲、熊科的动物。亦称灰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体量135-545千克,雌性体重80-250千克。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长能到15厘米。由于爪尖不能象猫科动物那样收回到爪鞘里,这些爪尖相对比较粗钝。前臂在挥击的时候力量强大,“粗钝”的爪子可以造成极大破坏。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

12 白唇鹿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学名:Cervus albirostris):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 。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莎草科植物。

13 雪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Panthera uncia Unci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14

豺(学名:Cuon alpinus):有11亚种,大小似而小于,体长85-130厘米,尾长45-50厘米,体重15-32千克。吻较狼短而头较宽,耳短而圆,身躯较狼为短。四肢较短,尾比狼略长,但不超过体长的一半,其毛长而密,略似狐尾。背毛红棕色,毛尖黑色,腹毛较浅淡。下臼齿每侧仅2枚。

15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近危。
(Canis lupus L),食肉目犬科犬属,又名野狼豺狼灰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近危。

16 马鹿
国家级保护动物
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10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

17 马麝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马麝(学名:Moschus chrysogaster),是麝科、麝属的动物。马麝是麝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雌、雄均无角,头形、耳狭长,雄体具月牙状上犬齿,雌体腹部无麝香。背部沙黄褐色或灰褐色,背毛粗而脆,腹、腋下毛细长耳柔韧。马麝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8 毛冠鹿
国家级保护动物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又叫青鹿,为一种小型鹿。毛冠鹿是草食性动物,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经常活动干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

19 猕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体长51-63厘米。是典型的猕猴属动物,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厘米,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栖息广泛,草原、沼泽各类森林。

20 小熊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F. Cuvier,1825),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头骨高而圆;听泡相对扁平;眶后突不完全发育或缺失;矢状嵴低;具翼碟骨;上腭高耸拱形,中间凹陷;中翼骨腭缢缩;冠突明显呈钩状。2013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十三。

21 岩羊
国家级保护动物
岩羊(学名:Pseudois nayaur),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金雕等大型猛禽。

22 野猪(欧亚野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 ver 3.1——无危(LC)。
欧亚野猪(学名:Sus scrofa):是哺乳纲、猪科的偶蹄动物。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共有20亚种,体重90-200千克;体长为1.5-2米,尾长21-38厘米,耳长24-26厘米;肩高90厘米左右。不同地区所产的大小也有不同。欧亚野猪是一种世界性物种。
23 高原兔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高原兔(学名:Lepus oiostolus)别名灰尾兔、绒毛兔,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的一种地栖啮齿类哺乳动物。高原兔体型较大,仅稍逊于寒带雪兔L.timidus),被毛柔软,底绒丰厚。最显著的区别为臀部毛短呈灰色,尾上黑纹皆不清楚,毛色亦淡。分布于中国、印度以及尼泊尔等地,为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之一。该物种虽破坏草原植被,但对牧业的危害不大,由于它们为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携带者,所以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


24 旱獭(旱獭属动物通称)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
旱獭属(学名:Marmota):大型啮齿动物,共有14物种。体型粗壮,体长为500毫米,体重4-5千克。尾短为110毫米。四肢粗短,前爪发达,适于掘土。背部毛呈黄褐或淡褐色。春季毛色淡。腹部土黄色。栖息于草原、低山丘陵区。以牧草嫩芽、根为食。

25 喜马拉雅旱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
喜马拉雅旱獭(学名:Marmota himalayana)别名哈拉、雪猪,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的一种大型地栖啮齿类哺乳动物,体呈棕黄褐色,并具散在黑色斑纹,体型粗壮而肥胖,尾短。喜马拉雅旱獭为穴居群居动物,洞巢成家族型,是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等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该区域内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青藏高原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

26 鼠兔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通称为鼠兔,又名鸣声鼠、石兔。外形略似鼠类,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像,故而得名。

27 野牦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

28 黑熊(亚洲黑熊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亚洲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共有7个亚种。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

29 白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共有四个亚种。是大型鸡类,体长80-100厘米。通体大都白色,头侧绯红色;头顶具黑色短羽,耳羽簇白色,呈短角状。胸淡灰色或白色,飞羽灰褐色,尾羽特长,大都辉绿蓝色,末端沾紫色光泽,羽枝大都分离,披散而下垂。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

30 斑尾榛鸡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尾榛鸡(学名:Bonasa sewerzowi)为中国特有品种,只产于中国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以柳、榛的鳞芽、叶和云杉种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叶、嫩枝梢为食。亦捕食小毛虫、伪步行虫金花虫等。分布区狭窄,加上人为和天敌的破坏,数量日少,处于濒危状态。

31 藏雪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雪鸡(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体长53厘米,体形与家鸡相似。头、胸及枕部灰,喉白,眉苍白,白色耳羽有时染皮黄色,胸两侧具白色圆形斑块。眼周裸露皮肤橘黄。两翼具灰色及白色细纹,尾灰且羽缘赤褐。下体苍白,有黑色细纹。亚种变化由颜色较深、喉部具黑点的西部指名亚种至色彩较淡、皮黄色较浅的东部亚种青海亚种和四川亚种。

32 高原山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高原山鹑(学名:Perdix hodgsoniae)体长约28厘米,是一种体形略小的灰褐色类。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特有的栗色颈圈,眼下脸侧有黑色点斑。上体黑色横纹密布,外侧尾羽棕褐色。下体显黄白,胸部具很宽的黑色鳞状斑纹并至体侧。主要以高山植物和灌木的叶、芽、茎、浆果、种子、草籽、苔藓等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中国青藏高原及相邻地区。

33 胡兀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是珍稀名贵的禽类,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



34 蓝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是珍稀名贵的禽类,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



35 绿尾虹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绿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属鸡形目雉科,大型鸟类。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约3600克。雄鸟羽毛由10种不同的颜色的锦绣所组成,在林中漫舞徜徉时,象彩虹一样灿烂夺目。前额和鼻孔下缘羽簇黑色,眼前的裸出部为天蓝色;头顶和脸的下部及耳羽金属绿色;从头顶后部耸起短的冠羽覆盖在颈项上,为青铜色;后颈、颈侧和上背红铜色;上体紫铜色或绿铜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色;尾蓝绿色。

36 血雉
家二级保护动物
血雉(学名:Ithaginis cruentus),别名血鸡、松花鸡,血雉的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称血雉。其别名甚多,各地皆异。在甘肃,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又因其脚红色,称“红脚鸡”者最为普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留鸟

37 西藏毛腿沙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西藏毛腿沙鸡(学名:Syrrhaptes tibetanus),是沙鸡科毛腿沙鸡属的中型鸟类,体长37-45厘米,体羽主要为沙皮黄色。喉和头侧橙黄。头顶、背和胸淡皮黄色或灰白色,具细密的黑色横斑。下胸和腹污白色。尾棕色,具黑色横斑和白色尖端。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荒漠、草原、半荒漠、高山草甸草原及湖边草地等地区,飞行敏捷,性大胆,不甚怕人,主要以青草、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38 岩鸽
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岩鸽(学名:Columba rupestris)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主要栖息于山地岩石和悬岩峭壁处,最高可达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成群活动。多结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觅食。性较温顺。叫声“咕咕”,和家鸽相似。鸣叫时频频点头。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球茎、块根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中国、蒙古、西伯利亚南部、朝鲜、中亚、阿富汗、尼泊尔、印度、锡金等喜马拉雅山地区。

39 雉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雉鹑(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体长44-54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栖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

40 白腰雪雀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白腰雪雀(学名:Montifringilla taczanowskii)小型鸟类,体长14-18厘米。额和眉纹白色,上体灰褐或沙褐色、具暗褐色纵纹,腰白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两翅黑褐色,翅上初级覆羽具白色端斑,外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翅上大块白斑,下体白色,嘴夏季黑色,冬季黄色。栖息于3000-4500米的多裸岩的高原荒漠、草原沼泽边缘,喜结小群枉于群集处,栖息、营巢于鼠兔废弃的旧洞中。白腰雪雀是中国特产鸟类

41 百灵科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百灵科(学名:Alaudidae):是以动听的鸣叫而著称的鸟类,体型大小似麻雀,头上常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羽冠,羽毛颜色暗淡,善于飞行,求偶炫耀飞行时能“悬停”在空中。有1991种。小型鸣禽
42 大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为鹰科鵟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 570-760毫米。头顶和后颈白色,各羽贯以褐色纵纹。头侧白色;有褐色髭纹,上体淡褐色,有3-9条暗色横斑,羽干白色;下体大都棕白色;跗蹠前面通常被羽,飞翔进翼下有白斑。虹膜黄褐色,嘴黑色,蜡膜黄绿色,跗蹠和趾黄色,爪黑色。

43 高山兀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高山兀鹫(学名:Gyps himalayensis):是隼形目鹰科的鸟类,大型猛禽,全长约110厘米。羽毛颜色变化较大,头和颈裸露,稀疏的被有少数污黄色或白色像头发一样的绒羽,颈基部长的羽簇呈披针形,淡皮黄色或黄褐色。上体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飞羽黑色。下体淡白色或淡皮黄褐色,飞翔时淡色的下体和黑色的翅形成鲜明对照。幼鸟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及河谷地区,多单个或结成十几只小群翱翔,有时停息在较高的山岩或山坡上。经常聚集在“天葬台”周围,等候啄食尸体。



44 褐背拟地鸦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 ver 3.1——无危(LC
褐背拟地鸦(学名:Pseudopodoces humilis):体长14-18厘米。嘴较细长而稍向下弯曲、黑色。是一种体型甚小的拟地鸦。上体沙褐色,项圈皮黄白色,飞羽灰褐色具沙褐色羽缘。下体近白,眼先斑纹暗色;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黄白。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黑色。是一种高山草原和高原寒漠鸟类,主要在2800-5000米的高原草原地带、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环境、高海拔疏灌丛和牧草地。

45 棕背伯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

46 角百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 ver 3.1——无危(LC
角百灵(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是一种小型鸣禽和中等体型的深色百灵,共有42亚种。体长15-17厘米,翼展31-35厘米,体重33-45克。上体棕褐色至灰褐色,前额白色,顶部红褐色,在额部与顶部之间具宽阔的黑色带纹,带纹的后两侧,有黑色羽毛突起于头后如角。颊部白色并具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但外侧1对尾羽白色,后爪长而稍弯曲。

47 金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雕(学名:Aquila chrysaetos):属于鹰科、真雕属的猛禽。体长76--102厘米,翼展达2.3米,体重2--6.5千克。雌雄同色;未成长时,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著。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

48 白尾海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



49 玉带海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玉带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ryphus)为隼形目鹰科海雕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猛禽,全身呈棕色,分布于里海和黄海中间的地区、从哈萨克斯坦到蒙古国、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印度北部等的亚洲中部地区进行繁殖。多见于沼泽、草原以及沙漠或高原。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

50 猎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猎隼(拉丁学名:Falco cherrug),季候鸟,大型猛禽。主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
51 棕背黑头鸫

棕背黑头鸫(学名:Turdus kessleri)为鹟科鸫属的鸟类,俗名克氏鸫。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在西藏栖息于 3600-4500米林线以上的杜鹃和柳树灌丛中以及冬季下迁至海拔2100米处。
52 红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体重173-335克,体长305-360毫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外形和共同爪隼非常相似。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具黑色眼下纵纹。脚、趾黄色,爪黑色。

53 棕头鸥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棕头鸥(学名:Chroicocephalus brunnicephalus)是中型水鸟,体长41-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夏羽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显著的白色翼镜斑。其余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具黑色端斑,飞翔时极明显。冬羽头、颈白色,眼后具一暗色斑,其余和夏羽相似。

54 鱼鸥

鱼鸥是鸥形目,鸥科,海鸥的一种鸟类。一般体长350400mm,重约15002000克。桔红色嘴巴,嘴尖端稍弯,上下点缀黑斑。成鸟头戴"黑帽",背呈灰白色,腹及翼下白色,白眼圈,黑尾黑翅。因声音似叫春野猫,又称"海猫子"。鱼鸥属大型鸥类,是青海湖鸟岛上常住的“居民”。

55 红脚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红脚鹬(学名:Tringa totanus):体长28厘米,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尾上具黑白色细斑。虹膜黑褐色,嘴长直而尖,基部橙红色,尖端黑褐色。脚较细长,亮橙红色,繁殖期变为暗红色。幼鸟橙黄色。

56 反嘴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 ver 3.1——无危(LC
反嘴鹬(学名:Recurvirostra avosetta)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脚亦较长,青灰色。头顶从前额至后颈黑色,翼尖和翼上及肩部两条带斑黑色,其余体羽白色。飞翔时黑色头顶、黑色翅尖,以及背间部和翅上的黑带与白色的体羽和远远伸出于尾后的暗色脚形成鲜明对比,甚为醒目,野外不难识别。

57 黑颈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学名:Grus nigricollis):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58 赤麻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赤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千克,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

59 中华秋沙鸭
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60 斑头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斑头雁(学名:Anser indicus)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

61 蝮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指蝮亚科的蛇,是成员繁多的蛇科,有神秘莫测的巨蝮属、诡异狠毒的响尾蛇属、狰狞凶险的矛头蝮属、华丽优雅的竹叶青属、妖娆美艳的棕榈蝮属、美轮美奂的铠甲蝮属、外表独特的尖吻蝮属、小巧玲珑的亚洲蝮属,等等等等,均为爬行纲,蝰科,蝮亚科。在我国各地,分布的多为亚洲蝮属,中国境内所指的蝮蛇多为短尾蝮(一种常见的蝮蛇)。蝮蛇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

62 高原蝮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高原蝮(学名:Gloydius strauchii)是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以及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321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主要在青海长江上游、四川。

63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 雄蟾背面多呈橄榄黄色。雌蟾多为浅绿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红点;雌蟾背呈绿灰色,上有美丽酱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红色点,故名此蟾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浅绿色细纵线,始自头端至肛部;四肢有棕色花斑;腹面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则有之。

64 青海沙蜥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青海沙蜥是鬣蜥科沙蜥属的一种爬行动物。头体长60毫米左右,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少数的略长于头体长。头体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常栖息于青藏高原干旱沙带及镶嵌在草甸草原之间的沙地和丘状高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省青海湖。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65 倭蛙

倭蛙(学名:Nanorana pleskei)为叉舌蛙科倭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常栖息于高原沼泽地带的水坑、水塘以及水沟、小溪及其附近。该物种活动较为缓慢,白天多隐藏于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0004500米。

66 中国林蛙

中国林蛙(学名:Rana chensinensis):雌蛙体长71-90毫米,雄蛙较小;头较扁平,头长宽相等或略宽;端钝圆,略突出于 下颌,吻棱较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宽。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呈曲折状;后肢长为体长的185%左右,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眼或鼻孔;外侧3趾间几乎近2/3蹼;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斑。雄蛙第一指基部的两个大婚垫内下侧间的间距明显,近腕部一团不大于指部一团;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

67 西藏山溪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 ver 3.1——易危(VU
西藏山溪鲵(学名:Batrachuperus tibetanus)是小鲵科、山溪鲵属有尾两栖动物。雄鲵全长194毫米左右,最长者达211毫米;雌鲵全长181毫米左右,最长者达197毫米。犁骨齿两短列,位于犁腭骨中部,呈“/\”形;前2前有间有囟门;唇褶发达;掌、蹠部无角质鞘;体背面有细麻斑或无斑。生活于海拔15004300米的高原或高山高寒地区的流溪内,或者栖息于泉水石滩及其下游溪沟内,溪内一般石块较多。



三江源地区33种重点保护植物



序号
植物名称
  
 
1 暗紫贝母
暗紫贝母(学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P.K.Hsiao & K.C.Hsia)是百合科贝母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深埋土中,叶在下面为对生,散生或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单朵,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叶状苞片,花药近基着,花丝具或不具小乳突;蒴果棱上的翅很狭,宽约1毫米。6月开花,8月结果。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规定暗紫贝母同属于川贝母原植物,暗紫贝母是贝母属中较名贵的中药材。

2 梭砂贝母
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又称德氏贝母、阿皮卡,是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植株长17-35厘米,叶3-5枚,花单朵,浅黄色,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6-7月,果期8-9月。梭砂贝母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和西藏,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梭砂贝母茎为药材“炉贝”的来源,鳞茎含植物碱贝母素丁。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

3 抱茎獐芽菜
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 Smith)是龙胆科,獐牙菜属的一种植物。一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常紫色。叶对生,基生叶早落,茎生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基部耳形,半抱茎,并向茎下延成狭翅。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几乎占据了整个植株;花梗四棱形,花5数;花冠淡蓝灰色,裂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具芒尖,边缘具长柔毛状流苏。

4 川西獐芽菜
川西獐芽菜(Swertia mussotii) 别称:藏茵陈、斗大(藏名)、地莶。二年生草本,高1560cm。主根黄色。茎直立,四棱形,棱上有窄翅,从基部起分枝。主产青海省玉树州和四川西北部,生于海拔36003800m的山坡、灌丛草地、林缘、河滩。

5 簇生柴胡

簇生柴胡,中国特有物种。多年生矮小丛生草本,全体常带红色,植株高820厘米。主根发达,纺锤形;叶片披针形或线形;果很小,红棕色,卵圆形,长1.82.6毫米,宽1.8––2毫米,果棱极细,与果同色。产青海。生长于30003700米高山向阳山坡、荒地或河滩。


6 达乌里秦艽
达乌里秦艽(学名:Gentiana dahurica Fisch.)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枝多数丛生,斜升,黄绿色或紫红色,近圆形,光滑。莲座丛叶披针形或线状椭圆形。中药以其干燥根入药,主要成分为龙胆苦苷,具有祛风湿、止痹痛、清虚热和利湿褪黄等功效。

7 甘草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8 高山龙胆
高山龙胆,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岷县龙胆Gentiana purdomiiMarq.的带根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具有泻火解毒,镇咳,利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痛,目赤,小便淋痛,阴囊湿疹。
9 黑柴胡
黑柴胡(拉丁名:Bupleurum smithii Wolff ),是伞形科柴胡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丛生,高25-60厘米,根黑褐色,质松,多分枝。叶多,质较厚,基部叶丛生,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生于海拔1400-3400米的山坡草地、山谷、山顶阴处。黑柴胡的根可用于感冒发热。

10 黑蕊虎耳草
黑蕊虎耳草,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蒙、藏常用药用植物。藏名:贞色达俄。生于海拔3000-5 300米的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碎山隙。

11 青海虎耳草
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12 华福花
华福花(学名:Sinadoxa corydalifolia)为五福花科华福花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3,900米至4,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砾石带及峡谷潮湿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3 鸡爪大黄
鸡爪大黄(学名: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Regel)是蓼科大黄属植物,高大草本,高1.5-2米,根及根状茎粗壮,黄色。茎粗,中空,具细棱线,光滑无毛或在上部的节处具粗糙短毛。茎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或及宽卵形。大型圆锥花序,分枝较紧聚,花小, 紫红色稀淡红色。果实矩圆状卵形到矩圆形。种子卵形,黑褐色。分布于中国甘肃、青海及青海与西藏交界一带。生长于海拔1600-3000米高山沟谷中。该种根状茎及根供药用。

14 蕨麻
蕨麻(拉丁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 L.),原名人参果,是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

15 轮叶黄精
轮叶黄精(学名: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 (L.) All.)是百合科、黄精属具根状茎草本植物。根状茎一头粗,一头较细,粗的一头有短分枝,茎高可达80厘米。生长在海拔2100-40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地。

16 麻花艽
麻花艽(学名:Gentiana straminea Maxim.)是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须根多数,扭结成一个粗大、圆锥形的根。枝多斜升,近圆形。生长在海拔2000-495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林下、林间空地、山沟、多石干山坡及河滩等地。

17 青藏雪灵芝
青藏雪灵芝,别名:洛氏蚤缀,拉丁文名:Arenaria roborowskii Maxim.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无心菜属多年生垫状草本,高5-8厘米。根粗壮木质化。茎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下部密集枯叶。叶片针状线形,长1-1.5厘米,基部较宽,膜质,抱茎,边缘狭膜质,疏生缘毛,稍内卷,微呈三棱状,顶端急尖,上面微凹,下面凸起,质稍硬,紧密排列于茎上。花单生枝端;花丝线形,短于花瓣,花药近圆形;子房球形,稍压扁,具多数胚珠,花期7-8月。

18 甘肃雪灵芝
甘肃雪灵芝是石竹科无心菜属多年生垫状草本,高4-5厘米。甘肃雪灵芝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省区。生于海拔低的河川、冷暖均匀地带的土崖、石崖、水边、树林间。由于生境破坏和和过度采挖,野生雪灵芝资源日趋减少。

19 青海雪灵芝
青海雪灵芝,是石竹科无心菜属多年生垫状草本,根粗壮,叶片针状线形,花单生于小枝顶端;苞片线状披针形,花瓣5,白色,椭圆状卵形,子房卵球形,花期6-7月。生于海拔4 200米的高山草甸。

20 青海披碱草
青海披碱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70140厘米,疏丛型须根状。叶鞘多长于节间。叶片形,常带粉绿色。

21 青海茄参
青海茄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多分叉。根茎短缩,密生鳞片状叶;茎高3-6厘米。叶集生于茎顶端,长椭圆形或铲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约1.5厘米。5-6月开花。生于海拔3650-4000米的河滩草地或岩石缝、林下等。

22 青海玄参
青海玄参,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鸭跖草目,生于宽叶荨麻丛中, 向阳石坡。

23 青海野青茅
青海野青茅,拉丁文名:Deyeuxia kokonorica Keng.禾本科野青茅属 多年生,具细弱的根状茎。秆直立,平滑无毛,叶鞘稍糙涩,上部者短于节间,顶生叶鞘数倍长于其叶片;叶舌膜质,两侧下延,顶生叶常短而窄,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无毛。生长于海拔3000-3700米高山草甸、灌丛草甸、湖边草地。

24 梭罗草
梭罗草(学名:Roegneria thoroldiana (Oliv.) Keng)是禾本科,鹅观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密丛;秆高可达15厘米,紧接花序以下平滑无毛。叶鞘平滑无毛,疏松裹茎;叶片内卷呈针状,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平滑无毛。穗状花序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小穗紧密排列,含小花,颖圆状披针形,外稃密生柔毛,内稃稍短于外稃,花药黑色。分布于中国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生长在海拔4700-5100米的山坡草地、谷底多沙处以及河岸坡地、滩地。

25 驼绒藜

驼绒藜(学名:Ceratoides latens (J. F. Gmel.) Reveal et Holmgren)是藜科,驼绒藜属多年生植物,灌木植。株高可达1米,分枝斜展或平展。叶条形、条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矩圆形,雄花序较短,花管裂片角状,较长,其长为管长的1/3到等长。果直立,椭圆形,被毛。6-9月花果期。生于戈壁、荒漠、半荒漠、干旱山坡或草原中。


26 椭圆叶花锚

椭圆叶花锚(学名:Halenia elliptica D. Don)是龙胆科,花锚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基生叶椭圆形,有时略呈圆形,茎生叶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花梗长短不相等,花萼裂片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通常渐尖,常具小尖头,花冠蓝色或紫色,裂片卵圆形或椭圆形,雄蕊内藏,花药卵圆形,子房卵形,花柱极短,蒴果宽卵形,种子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7-9月开花结果。


27 西南手参
西南手参(学名:Gymnadenia orchidis Lindl.)是兰科手参属植物,茎直立卵状椭圆形,较粗壮,上部具直 至数枚苞片状小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花紫红色或粉红色,极罕为带白色,7-9月开花。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湖北西部(兴山)、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至南部、克什米尔地区至不丹和印度东北部。

28 狭叶红景天
狭叶红景天(学名:Rhodiola kirilowii (Regel) Maxim.)是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直立。根颈先端被三角形鳞片。花茎少数,高可达90厘米,叶互生,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无柄。花序伞房状,多花,雌雄异株;萼片三角形,花瓣绿黄色,倒披针形,花丝花药黄色;鳞片近正方形或长方形,蓇葖披针形,种子长圆状披针形,7-8月结果。生长在海拔2000-5600米的山地多石草地上或石坡上。

29 小果白刺
小果白刺(学名:Nitraria sibirica Pall.)是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灌木,高0.5-1.5米,弯,多分枝,枝铺散,少直立。小枝灰白色,不孕枝先端刺针状。叶近无柄,在嫩枝上4-6片簇生。聚伞花序长1-3厘米,被疏柔毛。果椭圆形或近球形,两端钝圆;果核卵形,先端尖,长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30 小缬草
小缬草(学名Valeriana tangutica)为败酱科 缬草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宁夏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3600米的地区,见于山沟以及潮湿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31 掌叶大黄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蓼科大黄属高大粗壮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粗壮木质根状茎。茎直立中空,叶片长宽近相等,基部近心形,叶上面粗糙到具乳突状毛,叶柄粗壮,圆柱状,与叶片近等长,托叶鞘大,内光滑,外粗糙。圆锥花序,花小, 通常紫红色,有时黄白色;花梗关节位于中部以下;花被片外轮较窄,内轮较大,宽椭圆形到近圆形,雄蕊不外露,与花丝基部粘连;子房菱状宽卵形,果实矩圆状椭圆形到矩圆形,种子宽卵形,棕黑色。6月开花,8月结果。

32 中麻黄
中麻黄(学名: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灌木,高20-100厘米;茎直立或匍匐斜上,粗壮,基部分枝多;叶3裂及2裂混见,下部约2/3合生成鞘状,上部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成团状;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种子包于肉质红色的苞片内;花期5-6月,种子7-8月成熟。

33 短管兔耳草
生于海拔38004600米的高山碎石带。青海的海南、海北、黄南、玉树等州为主要产区。西藏、甘肃亦有分布。其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炎,降压、调经之功。相传藏医用以治疗全身发烧。